企業視覺識別系統是通過圖形、色彩、文字等有機組合將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等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符號,讓受眾易于接受并產生認同的一整套符號系統。它是企業四個識別系統中感染力是最強的,它最能引進員工的共鳴,也是社會公眾與企業最直接的紐帶。
一、企業標志
【詮釋】
1.標志整體是以東華的中文首字母拼音“D”和“W”為主創元素。
2.寓意:旭日東升,厚德載物,百年品牌,拓展不朽基業,崛起東華,寰宇天下。
【尺寸】
【色彩】標志主體顏色以正紅與波斯藍為主。
正紅色:三原色之一,傳統的中國紅,是生命、激情、斗志的象征。
波斯藍:藍色是永恒的象征,代表忠誠、理智、準確、沉穩與廣闊。
“DONG HUA SHI YE ”為黑體字。
二、工作牌
【尺寸】
【色彩】 工作牌以天藍色為主。
天藍色代表理想、寧靜、清新、自由,是很多人喜歡的顏色,從視覺上能讓人心情感到放松,愉悅。
“東華集團”為方正隸書簡體
“工號”為黑體字,編號“00023”為方正書宋簡體 。
三、東華集團微平臺二維碼
四、改制十年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東華夢•百年之路
在萬古如斯的藍色天宇下,五彩淮南,宛若一道絢麗的彩虹飛架在奔騰不息的淮河上空。東華,就是這東去的潮流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004年,淮南礦業集團根據中央八部委相關文件精神,將東華成建制從淮南礦業集團分離。2005年6月22日,一個嶄新的企業——淮南東華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誕生。
歷史賦予了這個全煤系統唯一一家后勤服務單位改制企業新的使命。
改制,這前所未有的道路,在經歷了短暫的彷徨和猶豫之后,東華人轉變觀念,順應形勢,服從大局,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毅然走入市場。
從改制之初年產值1.12億元到2013年實現產值25.77億元;從改制前靠補貼經營到改制后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實現盈利,盈利水平逐年提升,職工收入穩步提高。
從單一的物業管理服務到房地產開發、礦業生產、生態餐飲、礦山支護產品等多元產業并舉的集團化戰略轉變。東華集團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緊緊把握“穩定、整合、發展”的工作思路,按照三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鞏固基礎產業,發展實體產業,強化經營管理,提升品牌效應,一路斬關奪隘,開辟了一條具有東華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東華集團具有國家物業服務企業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二級資質、煤炭生產銷售資質、機電安裝和電梯維修等資質。業務范圍立足淮南,面向安徽,輻射全國。
2013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東華集團在全國物業管理綜合實力排名200強企業中位居第89名(安徽省第1名),管理規模100強(位居第59名)、年度經營總收入100強(位居第83名)。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東華在淮南礦業集團所有改制單位中,基礎最差、底子最薄、負擔最重,經營形勢十分嚴峻。
(字幕:人員多,包袱重,崗位安置困難。)改制之初,企業在崗員工4531人,按當時行業定員標準,人員富余1000多人。其中分離時從母體單位接管的工傷人員227名,不能從事簡單工作的各類病殘人員50名,人員安置非常困難。
(字幕:業務單一,虧損嚴重。)企業沒有接管一個成規模的物業小區,更沒有其它資源和產品。礦區的衛生保潔和轉供水電是主營業務。整個礦區供水供電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管線跑、冒、滴、漏嚴重,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礦區供水供電一直帶有福利性質,購進的水電均以原價供給礦區居民,導致經營虧損嚴重。
(字幕:員工收入偏低)東華在崗員工人均收入僅有1.4萬元,比同期淮南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人均收入少了近三分之一。部份員工生活陷入困境,員工隊伍中存在較為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這是一次重要的決擇,它始于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源于不變不行的現實憂患。而今,當人們以慨嘆的目光,打量著當年這個改革者、創業者砥礪奮發的身影,她已經帶領改制而來的4000多名員工,以追夢者的步履攻堅克難,走過了十年的發展征程。
物業管理作為基礎產業,也是生存之道,發展之本。始終把“管理要創新、服務要提升、市場要拓展”作為發展的主線,不斷深化物業管理模式,實施規;洜I、專業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戰略。以“引進來,走出去”的學習態度,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適應市場變化。
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住宅小區,蜿蜒的小道上灑滿父母和孩子的歡聲笑語;潔凈的樓梯上回蕩著業主們輕快的腳步聲。業主至上、親情服務、規范管理,標準作業、貼心服務。這是東華物業的服務理念。
創新思維,以綜合服務理念更新舊有的、單一的服務模式。引進星級服務理念運用于工廣辦公物業中,新區煤礦物業范圍拓展到生產輔助項目,這是東華物業的一大創新特色。
以小區獨立核算為主要內容的物業管理標準化管理,生動地體現了物業服務市場化的一崗多責,按勞取酬發展方向,極大地調動了干部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了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主經營、自我約束的運作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劑、整合了內外部市場的有效資源利用率。
進入21世紀,誰搶占了人才,誰就搶占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制高點。新生力量的脫穎而出為物業服務產業化發展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改制以來,按照人才發展戰略規劃,通過委托高校開辦物業管理本科班的方式,先后培養了物業管理專業人才47名,同時向社會招聘大學生181名,為打造物業管理領軍型、專業技術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以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個臺階的管理創新模式,開展主題活動。進一步規范服務標準,精細物業管理。在總結近十年的物業管理服務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具有東華特色的物業管理標準化體系。
物業服務類型包括煤礦工業區、辦公寫字樓大廈、住宅小區等。物業服務范圍涵蓋124個自然村,75個規范化等級標準的住宅小區,共14.85萬戶居民,服務人口約50多萬人;64個辦公物業,18個工廣物業,總服務面積達到4000多萬平方米。已創建出11個省級、35個市級優秀物業管理項目,公司連續九年被評為淮南市優秀物業管理企業。
2013年,東華集團一次性通過國家質量、環保、健康三體系即QEO管理體系認證,這標志著東華物業管理模式與市場發展模式相接軌。
(字幕:原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原煤炭部部長王顯政、葉青,原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省長王金山)國家省部級領導先后到東華服務的小區視察、指導,給予了高度評價。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旖旎風光。物業管理從單一的自然村服務,到接管第一座舊改小區,從棚改住宅物業到高端商住物業,從涉足第一個新區項目,到物業服務進駐中安煤化工,從承接第一座辦公大廈,到辦公物業涉及學校、寫字樓、工業辦公區等,物業管理發展之路,不僅是東華十年奮進“東華道路”縮影,也是“東華精神”的彰顯,它鑄就了這個企業遇難不懼的定力,創新發展的勇力,拼搏永進的魄力。
2009年10月,第二屆股東代表大會,系統、科學地總結了第一個五年的工作,揭開了第二輪發展的序幕。
在步履維艱的歲月里,在厚厚的凍土下,一粒夢的種子開始在東華每一個人的心里深深植根。這就是惠及子孫后代的東華崛起之夢!
東華開始以嶄新的形象面對社會、面對市場。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拓展,她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淮南東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載著“百年企業”的夢想,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揚帆遠航!
這是淮南市謝家集區第一個高檔住宅小區。高低錯落的樓宇間,植物蔥郁,繁花似錦。碧波蕩漾的泳池、園林式的亭臺水榭散落其間。
開發一個項目,成就一個精品。東華集團房地產以高品質贏得市場,以人文關懷理念構筑四季如春的家園。
淮南日報社舊址、辦公樓等地塊作為東華集團房地產儲備項目正在積極籌劃中。
在謝家集區望峰崗鎮,矗立著一座具有楚漢文化特色的建筑,這是東華集團投資興建的東華怡樂生態園。它集餐飲、會務、休閑、娛樂融為一體,是全市一流、全省最大的生態園。也是淮南市沉陷治理重點項目之一。
順應市場變化,以轉型促發展,東華怡樂生態園走大眾路線,主打婚宴、節慶宴、家庭宴等特色牌,經濟效益、品牌效益在淮南餐飲行業位居前茅。
原淮南市委書記揚振超在東華怡樂生態園項目建設工地視察時曾說:生態園的建成能夠解決300多名青年就業、就等于解決了300多個家庭的后顧之憂,穩定了社會,盡到了社會責任。
地處河南嵩山的東華伊洛源礦業公司,有雷門溝鉬礦(金礦),采礦面積4.11平方公里,有洛陽2.67平方公里的螢石礦和寺院溝2平方公里重金屬礦資源。
貴州宏能煤礦資源儲量豐富,是年產45萬噸現代化礦井;參股青海鑫利礦業公司,取得25平方公里探礦權;參股四川平武縣45平方公里的金屬礦;參股四川瀘定縣2平方公里的銀礦等,這些礦產資源正在積極運作。
改制十年的實踐證明: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東華實現百年企業夢想的必由之路。既然我們把一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企業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呢?
企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市場需求變化的迫切需要。
2013年2月,東華歐科礦山支護設備有限公司和東華遠大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成立。東華歐科以生產中空注漿錨桿、煤巖體加固材料、中空錨桿充填材料等新型高科技產品為主。該產品技術目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東華遠大是一家專業從事礦用機電設備產品研發、生產的科技型企業。2013年與德國布勞提干集團公司簽訂合作項目。
今日之東華“其行進也迅疾,其承載亦沉重”。我們目睹百年企業的夢想,依然面對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嚴峻考驗。改制進入深水區,發展面臨轉型升級的考驗。
東華集團正在積極籌劃成立淮南東華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LNG為主的低溫儲運及應用設備,該產品是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項目,廣泛應用于車輛燃料貯存、運輸、加氣站等,市場前景廣闊。
“服務礦山,一切為了員工;造福社會,一切為了發展”。東華集團始終秉持企業宗旨,為社會承擔一份責任,為員工撐起一片藍天。
無論何時,公司堅守“企業不裁員,員工不減薪,發展速度不放慢,發展目標不放棄”的承諾。
先后招聘員工子女1300多人。十年來,公司始終堅持開展“育才關懷”、大病救助、兩節慰問等關愛員工活動,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
解決社會人員就業5000多人;依法向國家納稅4億多元;積極參與慈善事業,開展向災區捐款和助殘等活動。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夢想的太陽,不再像十年前那樣遙遠,它已經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萬道霞光正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
為夢啟航,轉型發展的航船,正承載著東華人以法治企,科技強企,人才興企的新思維、新傳奇,劈波斬浪駛進“百年企業”的東華夢。
版權所有:淮南東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皖ICP備20004335號 皖公網安備 34040002000020號
公司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賓館路 郵政編碼:232001